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广大新生爱党爱国,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力量,9月21日晚,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勿忘国耻、铭记英烈”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暨信仰公开课。南京邮电大学校外辅导员、1977级微波专业校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关工委名誉副主任、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伟应邀作报告。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徐雷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李凤成出席活动,2025级辅导员代表、新生代表,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关工委副主任王小露主持。
报告开始前,徐雷为王伟颁发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聘书。
徐雷书记为王伟校友颁发学院关工委名誉副主任聘书
王伟是著名抗日英烈杨杰将军之孙,退休后他致力于抗战历史的传承与抗战精神的弘扬。他带领“铭记”项目团队,历时四年多,收集整理了32.15万名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编辑了《抗战阵亡将士名录》23册,以及单姓氏名录85册,堪称全国之最;主持开发了“铭记”小程序,方便公众查询和祭拜抗战英烈;举办“勿忘国耻、铭记英烈”系列抗战历史公益讲座23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辐射听众超20万人次。他的事迹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王伟校友向我院捐赠《抗战阵亡将士名录》图书
此次王伟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生作了题为“勿忘国耻、铭记英烈,弘扬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报告。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结合南邮的红色校史,围绕“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用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影像资料、一首首抗战歌曲等,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进行了全景式讲解,弘扬了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他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赢得战争胜利、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南邮学子,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报告铿锵激越,饱含深情,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王伟校友作报告
在交流互动环节,王伟邀请4名新生代表朗读《抗战阵亡将士名录》中同姓氏篇章的部分内容,既是对抗战英灵的深情告慰,也是对英雄史诗的鲜活传承。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小露主持活动并总结讲话
活动最后,王小露勉励同学们:要争做勤学笃行的筑基者,学好专业本领构筑坚实基座;争做敢为人先的创新者,以创新思维突破边界、定义未来;争做不屈不挠的奋斗者,不畏困难、不惧挫折。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学生感悟】
刘梓暄:在经历过十四年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华大地上,如今的和平显得弥足珍贵。那些无名的革命英烈,虽与我们素未谋面,甚至姓名已湮没于岁月长河,却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捍卫了脚下的山河。他们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何佳睿: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红色的记忆通过王伟学长铿锵的话语,深深烙印在每位学子的心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当那些沉寂已久的名字被充满敬意地唤起,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空泛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生动的生命。这场讲座犹如长鸣的警钟,提醒安逸中的我们不忘来时路上的斑驳血迹,更要带着爱国情怀迈向翻天覆地的未来。
周巍:我聆听了王伟学长的公开课,其内容带给我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不仅为我们回溯了民族历经的苦难岁月,更向在场每一位学子深情呼唤着深藏心底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学校,本身就是一所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学府。这份浸润在血脉中的红色精神,理当由我们每一位学子接续传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我们更应将这份课堂上的深刻感悟化为前行的动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阮佳琪:聆听烈士杨杰后人王伟先生的讲座,我深感先辈们抗日之艰辛。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冲锋,用热血与生命捍卫山河;他们为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铁骨,筑起了和平美好的万里长城。八十载光阴荏苒,烽火虽远;山河无恙,盛世繁华。这段历史也在时刻警醒我们:和平非从天降。唯有铭记历史,传承不屈精神,砥砺前行,方能守护来之不易的今天。
(撰稿、摄影:卞雅婷 编辑:吕瑞兰 审核:王小露、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