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50

  3月29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三牌楼校区科研楼208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尤肖虎,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安建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启晖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陶晓明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盛敏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唐万斌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魏急波教授等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教授,党委副书记蒋国平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教授,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芫健教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学科建设研讨会分别由蒋国平副书记和尹浩院士主持。

  首先,郭宇锋书记致欢迎词。他说,南邮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始终深耕电子信息领域,构建“五位一体”学科创新体系,践行“信息报国”使命。面对6G、量子信息等科技革命与国家战略需求,学科亟需突破“卡脖子”技术,重构人才培养范式。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汇聚顶尖智慧,打造产学研协同生态,助力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感谢尹浩院士领衔及各位专家加盟,恳请大家继续为南邮发展建言献策。期待在委员会引领下,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勇立潮头,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通信人的力量。

  随后,郭宇锋书记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浩院士、副主任王金龙院士、副主任尤肖虎院士和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邹玉龙汇报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情况,从学科简介、导师队伍、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成果等方面详细汇报了学科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举措。

  郭永安副院长汇报了学院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以学院为单位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在项目组织、团队建设、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方面实现四个转变,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设想。

  在专家建言献策环节,与会专家们结合自身深厚学术造诣和高端视野,为学科发展“把脉问诊”。与会专家提出:一、全方位统筹规划。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到国际合作,多维度深入谋划学科发展,系统梳理学科方向与代表性成果关联,聚焦差异化、特色化方向,强化顶层设计,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细化学科发展纲要与建设举措,凸显人才核心地位,将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任务落实。二、精准定位服务导向。紧密贴合邮电高校行业特质,锚定发展定位与模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以“指挥棒” 引导人才流向关键需求领域,规避 “工科理科化” 弊端,直击行业难点痛点,塑造学科独有的竞争优势,助力行业进步。三、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设计长周期科研体制,围绕2-3个重点科研方向,凝聚校院两级合力,制定详尽且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持之以恒推进学科科研工作,逐步实现学科在人才、科研、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的更大突破与长远发展。

  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浩院士总结发言。他指出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要高瞻远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顶层设计要与教育强国战略结合,做好长远规划和行动方案,建议学科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

  最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带头人周亮副校长致答谢词,感谢各位专家为学科发展深度“把脉”,他说,对于专家提出的每一条评审意见,学科都将组织专项研讨,细化落实举措,确保落地有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学科建设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努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转化效益,助力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发展贡献南邮力量。

校党委书记郭宇锋教授致欢迎词

校党委副书记蒋国平教授主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亮教授致答谢词

校党委郭宇锋书记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邹玉龙院长作学科情况汇报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郭永安副院长作科研与研究生工作汇报

与会人员合影

(撰稿:威力 编辑:吕瑞兰 审核:邹玉龙、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