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心”视角
——我院菁英人才学校开展心理知识普及讲座

发布时间:2021-06-02浏览次数:268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当天下午16:00,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于仙林校区计算机学科楼报告厅举办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心理知识普及讲座。本次讲座以“情绪的‘潘多拉魔盒’”为主题,邀请南邮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李彤老师帮助同学们科学了解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有效调控情绪,丁杨老师携第89、90、91、92期菁英班学员参与。

  本次讲座围绕“什么是情绪”和“情绪的处理”两部分展开。讲座伊始,李彤老师通过“杨忍忍牛怼怼”的故事阐述了不同情绪对人生的不同影响。随后,李老师分别介绍了情绪的定义、情绪的成分和情绪的状态。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外界满足了这些倾向,人们则会出现积极、肯定的情绪。情绪的成分分为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情绪按照强弱速度持续时间的依据,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讲座中,李老师详细阐述了情绪三种状态的区别。她表示,心境是一种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对人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较短的情绪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可能导致“意识狭窄”的现象;应激又称压力,指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生活事件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应激,达到一定值可使个体在健康上受损。尽管如此,李彤老师强调,应激事件本身并不一定是负性事件,导致死亡风险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怎么看待压力。用正确的态度应对情绪和压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风险。

  接下来,李彤老师介绍了常用的情绪处理方式。李老师表示,面对负面情绪不应该采取对抗的方式,而要尝试着接纳它们。接纳并不意味着喜爱,而是一种不带偏见的观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接纳情绪的方法,李彤老师带领大家进行“随溪漂流的落叶”的练习。

  最后,李彤老师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如果一贯的方法不起作用了,必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情绪的处理不应是一味地压抑,正确的情绪纾解对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通过本次心理讲座,我们了解了不同情绪对人造成的影响以及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人积极地认识环境、改造环境,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乐观地对待现实,以进取精神面对现实、正视自己、适应社会。

(撰稿:王玉洁 摄影:童欣玉 编辑:吕瑞兰 审核:葛敏、丁杨)